李白七绝《望天门山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(725),时李白“东涉溟海”途经天门山,为江上远望之作。天门山:当涂县山名。【《元和郡县志》卷28宣州当涂县:“博望山,在县西三十五里,与和州对岸。江西岸曰梁山,在溧阳县南七十里。两山相望如门,俗谓之天门山”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05太平州当涂县:“天门山在县西南三十里,有二山夹大江,东曰博望,西日天门。”】
望天门山(李白)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直北回。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
【注释】楚江:长江。天门山一带战国时属楚地,故称流经此地的长江为楚江。
直北:正北。《史记-世家》:“欲从云中、九原直南袭秦。”《秋兴》(杜甫):“直北关山金鼓震,征西车马羽书驰。”《小寒食舟中作》(杜甫):“云白山青万余里,愁看直北是长安。”《塞下曲》(唐-常建):“黄河直北千余里,冤气苍茫成黑云。”
日边:太阳旁边(形容极远之地)。亦有典“长安日”。《世说新语-夙惠》:“晋明帝数岁,坐元帝膝上。有人从长安来,元帝问洛下消息,潸然流涕。明帝问何以致泣?具以东渡意告之。因问明帝:'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?’答曰:'日远。不闻人从日边来,居然可知。’元帝异之。明日集群臣宴会,告以此意,更重问之。乃答曰:'日近。’元帝失色,曰:'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?’答曰:'举目见日,不见长安。’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前三句写望天门山所见。天门山从中间断裂,是长江把它冲开。(上望。)青碧的江水从西向东浩浩荡荡,在天门之下突然转向正北。(下望。首句写山,山中断。次句写水,水转向。)两岸青山相对,扑面而来。(侧望。不是“相对立”,是“相对出”。两岸青山迎着俺涌“出”,欢迎远客?)末句抒怀。站在一片孤帆之上,自遥远的西边,自太阳落下的地方,俺风驰电掣般飞奔而来。(天门为俺而“开”,江流为俺而“回”,群山为俺而“出”。一个自由洒脱、无拘无束、豪迈奔放的青年李白“来”了!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